汽车与可穿戴设备 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
- +1 你赞过了
不知不觉,“智能”这个词语开始被十分的广泛运用起来,很多产品都加上“智能”的包装,从而吸引消费者。现在汽车行业跳转船头,进攻智能领域。走在可穿戴设备前言的当属谷歌、三星、LG、索尼等行业大佬厂商。很多产品设备开始进军汽车领域,开始与汽车结缘。不可否认的是,汽车行业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情景十分广阔。
汽车与可穿戴设备 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
可以看出,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智能硬件的厂商,都相互有意愿拓展对方的领域。
日前Harth Labs公司针对特斯拉汽车开发了一款名为Tesla Command for Android Wear的应用,它运行在智能手表上,这样就可以用手表来控制特斯拉了。这一做法看起来很科幻,不禁让人想到电影007中用手机控制汽车的场景,不过,现在该应用只有几个基本的功能,例如开门/锁门、打开/关闭天窗、鸣喇叭等。开发商表示日后会逐步升级来添加新的功能。
但是对于两个领域的厂商来说,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究竟哪一方能够占据绝对的先机,引领另一领域的发展?笔者感觉,应该是汽车厂商占据有很大的优势。
很多智能穿戴设备,根据汽车厂商的需要,来研发产品,或者研发APP.虽然这种做法并不新鲜,但不失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扩展其应用领域的好方法。手环手表等设备应该是智能家居的钥匙,而且这种将传统功能融入新设备的方法,也更便于新技术的应用,尤其是在汽车领域,安全与方便一直是用户首要考虑的因素。
笔者认为,现在不少厂商在考虑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时候,往往会塞入各种功能,似乎它们可以作为一款独立的设备使用,但与手机的配对暴露了其无法独立 的短板。在具体的场景中,可穿戴设备要甘作配角,即使是一款不能记步和测心率,只能作为车锁和门锁钥匙的手表,一样可以被称为智能手表,而且更容易被用户 接受,目标用户也更明确。
另一方面,与汽车产业的规模相比,可穿戴设备行业还不能望其项背,后者对前者也并不是不可或缺。因而,在双方合作中,往往是可穿戴设备厂商要配合汽 车厂商做出改变,限定可控制的范围,想要获得汽车更多的控制权还只是妄想。但如果先植入自动开锁,路况反馈等功能,让用户体验到“智能”的作用,这样也能无形中促进汽车智能化,潜移默化地从厂商手中夺过部分控制权。
最新资讯
热门视频
新品评测